2018高考理綜物理考綱的解讀 2018的全國卷理綜物理的考試大綱與2017年考試大綱相比較,從考試目標到考試范圍上看沒有任何的改動和變化,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這也是在全國卷經歷了兩年的調整后對穩定要求的回歸。所以在試題的結構上基本保持現有格局不變,即8個選擇、2個實驗題(其中力學實驗1個、電學實驗1個)、計算題2個、選考題二選一。在備考的過程中更應該加強考試總綱中描述的對學生下列幾個能力的考查: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利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能夠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個較簡單的問題,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試驗能力。 2018年高考物理《考試大綱》與2017年比較,整體上沒有實質性改變。備考方面,建議學生關注國家的科技進步,注重物理學習的應用性和創新性,注意訓練圖、表的信息提取能力。重點訓練力學規律的綜合應用,適當增加力學試題的練習難度;電學部分注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熟練電學關系的解題應用。 對2018年復習備考建議 1、研究全國卷,把準全國試卷的脈搏 山東考生要想在理綜考試中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考試的功能和作用,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準確定位備考方向,有計劃分階段地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各種能力,以盡快適應全國卷新穎、靈活緊密聯系實際和生活的特點。特別注意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和高中知識點的對接問題,例如動量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動量守恒定律是與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規律,在宏觀、宇觀、微觀世界都成立。動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學,但貫穿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領域。對動量的學習,不僅有利于理解力學現象、掌握力學規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內容。比如,動量的學習有利于理解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子動量的概念等。所以對動量的復習,要注意動量觀點解決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理解火箭發射的基本原理等。 2、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依據教材,立足教材。夯實基礎,在概念和規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棄課本,我們不難發現一些題目的背景材料來自教材上的“小發明”“小制作”“小實驗”。 3、正確處理習題訓練與能力提高的關系 高考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養不能靠題海戰術。備考中習題的訓練盡管占據著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絕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計算、輕分析,重定量、輕定性”。 習題訓練要做到: (1)以近幾年新課標的高考題為主,以中等難度題為主。加強變式訓練,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多題歸一。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去思考問題,增強應變能力。 (2)規范化做題。規范化包括學科用語、解題格式、計量單位、實驗操作等的規范化。 (3)及時改錯。對平時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進行錯因分析,減少錯誤在頭腦里存留的時間,避免重復出錯。 (4)提高審題能力。審題的目的是提取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對關鍵詞語的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等;從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總之,在高三復習備考中要重視基礎、突出關鍵,關注熱點,這樣能夠使我們在備考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備考。 2018年物理高考考試大綱與2017年考綱相比基本沒有變化,考試內容和范圍與2017年保持一致。但2018物理高考考試大綱對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探究能力”的要求進行細化,選修3-5內容將成為2018年高考的關注熱點。 2018高考考綱把“高考對考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滲透在其他五大能力的考查中”改為“高考對考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加以論證解決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滲透在五大能力的考查中”,增加“并加以論證解決”,是對“探究能力”的細化。這意味著高考命題對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視,這是因為“科學探究”在“物理核心素養”中的地位所致。2017年高考試題全國卷中已經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進行了重點的考查,那么在2018年的高考中對考生科學探究能力、實驗能力的考查會繼續下去,這也是2018年考生復習備考中應該著重訓練強化的方向。 2017年的考試大綱物理部分出現了重大的調整,選修模塊3-5部分由原來的選考內容改為了必考內容,由2016年“必考內容有4個模塊、選考內容有3個模塊”修改為“必考內容有5個模塊,選考內容有2個模塊。除必考內容外,考生還必須從2個選考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為自己的考試內容”??季V這一重大變化使學生必考和選考的范圍內容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2017年高考是新考綱對選修3-5內容回歸的過渡年份,在高考試題中此部分考查比較簡單,一筆帶過。但2018年對選修3-5知識的考查將成為關注的熱點,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要注意對動量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