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示范校>> 體育美育
【停課不停學】 線上美術課程之《八大山人》——感受藝術魅力,追尋心靈凈土
【發布時間:2021-10-11】 【作者:/來源:】【關閉窗口】

為貫徹落實《莆田第二中學2021年秋季“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實施方案》,堅持五育并舉,統籌課程學習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停課不停學”教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確保學生居家學習生活健康、有序、有效。藝術組教師積極響應配合做好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利用網絡平臺推送形式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帶領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

圖片1.png 

一、八大山人,是一個謎。

 

八大山人,除了名字出奇之外,當然他的身世與藝術同樣奇特。他一生命途多舛,飽經磨難,富于復雜、孤高、怪誕的個性。他似乎被世界拋棄,卻在破敗的山河上,俯瞰著現實的鬧劇,思考著命運的意義,哭之,也笑之。他精心創造的藝術世界,晦澀難懂,所有物象,都打上了他的主觀烙印,非真似幻。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筆下的鳥和魚,翻給世界的一個個白眼……

這是八大山人的魅力。那么,到底是個什么人?

 

圖片2.png 

 

圖片3.png 

圖片4.png 

 

八大山人是著名畫僧,清初四大畫僧之首.八大山人,當然不是生來就叫八大山人。對八大山人稍有些了解的人,可能會告訴你,八大山人的原名叫朱耷。朱耷(1626—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驢屋等,江西南昌人。擅書畫,他的山水畫多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黃公望、倪瓚,他用董其昌的筆法來畫山水,卻絕無秀逸平和、明潔幽雅的格調、而是枯索冷寂、滿目凄涼,反映了他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他的花鳥畫成就特別突出,也最有個性。其畫大多緣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達寓意,將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畫魚、鳥,曾作白眼向人之狀,抒發憤世嫉俗之情。

八大有一首題畫詩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這第一句墨點無多淚點多,夫子自道,最言簡意賅地說出了他繪畫藝術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著他所提示的這條線索,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賞這位畫家的偉大藝術作品。

 

圖片5.png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使他的畫作不能像其它畫家那樣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他那晦澀難解的題畫詩和那種怪怪奇奇的變形畫來表現。例如他所畫的魚和鳥,寥寥數筆,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傾是而非。特別是那對眼睛,有時是個橢圓形,都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看的魚、鳥的眼睛,生活中魚、鳥的眼睛都是圓圓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會轉動。八大的魚、鳥的眼珠子都能轉動,有時還會翻白眼瞪人哩。他畫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畫家畫那個樣子,渾渾圓圓,上大下小,頭重腳輕,他想擱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穩當,立不立得住。他畫的樹,老干枯枝,僅僅幾個杈椰,幾片樹葉,在森林中幾萬棵樹也挑不出這樣一顆樹來。他畫的風景、山、光禿禿的樹,東倒西歪,荒荒涼涼,果真有這么個地方,我想誰也不肯到這里來安家落戶。

 

圖片6.png
圖片7.png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如康熙三十一年所作《花果鳥蟲冊》,其《涉事》一幅,只畫一朵花瓣,總共不過七、八筆便成一幅畫。在八大那里,每每一條魚,一只鳥,一只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后難繼者。

少,也許能有人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貧,少而不單調,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過少而給讀者一個無限的思想空間,這是難有人作到的,八大卻具備了如上的要求,這里大有文章。首先是他在用筆用墨上的功夫。他的用筆由方硬變圓潤,飽和墨汁與運筆的方法相結合,一下筆就給人以渾厚豐富之感。他是第一個充分主動利用生宣紙特性以加強藝術表現力的畫家。生宣紙的吸水能力強,容易使墨汁擴散(洇),這本來是缺點,而八大卻把它變為優點,不但為水墨寫意畫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前景,而且也創造了人們對水墨寫意畫的新觀念,其功不朽。

圖片8.png 

其次是形象的塑造。八大的花鳥造型,不是簡單的變形,而是形與趣、與巧、與意的緊密結合,所以我們在欣賞時,就不會感到單薄和寂寞。再次是他的布局,特別講究少許物象在二維空間中擺放的位置。其訣竅是充分利用空白,即前人所謂“計白當黑”。與此同時,并充分調動題跋、署款、印章在布局中的均衡、對稱、疏密、虛實等的作用。他不像一般畫家那樣,先畫好畫,然后在恰當的位置題款和押印,而是有總體的規劃設想,使每一點都在布局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多,不少,不奢侈,不節約。例如康熙三十三年所作《花鳥山水冊》(上海博物館藏),第一幅僅畫一只雛雞。小雞置于畫面中右偏下,這一位置的重心,將畫面分割成四大塊空間,每塊空間的大小都不一樣,平衡而有變化。由于小雞頭部方向朝左,故題詩在右第二大塊空間中,使空蕩的背景頓時活躍起來,視覺上起到突破平衡和內容豐富的作用。小雞的刻畫生動傳神,動態像小孩剛學走路,蹣跚得十分可愛。瞪著大眼警惕著前方,特別是眼后加三撇,像電波一樣,好似前方有什么聲響傳來,使小雞心驚膽怯。這只小雛雞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剛出蛋殼,表示出對這個世界的驚異與警惕;也可以理解為走失了群體,找不到媽媽,感到孤獨而害怕,如何理解,任人們馳騁想象的翅膀,所以有時候少畫,反而思想的容量更大。

 

圖片9.png 

 

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否則越少越好,藝術又會走入另一條邪徑。少是相對的,例如康熙四十二年所作的《楊柳浴禽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相對上述作品來說是“多”了,但比起一般畫家處理同類題材的作品來,卻少了許多許多。例如他對柳枝的處理,約有十二筆,就占住了整個畫面上部的空間,不但表現出楊柳的老干新枝的質,也表現了枝條迎風的勢。在春風料峭之中,八哥在洗刷自己的羽毛將振翅欲飛。這一生活小景,表現出無限的生意??滴跏晁鞯摹逗由匣▓D》(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是八大一生作品中僅見的長篇巨制,也是他筆墨最多、布局最復雜的一幅,但他仍然體現著少的原則。例如開卷的一叢荷花,總共超不出三十筆,筆減而意繁,一開卷便引人入勝。

八大,前承古人,后啟來者。白石老人曾有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原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逼鋬A倒如此。今天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賞和理解他藝術的人越來越多。

 

 

圖片10.png 

 


二、作品賞析

 

圖片11.png 

《蓮花魚樂圖》 清代 朱耷 水墨紙本

立軸 167厘米 44.5厘米

如何欣賞此畫呢?

一是看他構圖布局。

二是看他描繪物象。

三是看他調動觀畫者的想象力。

四是他善于運用對比手法。

 五是他長于大膽剪裁。

六是他觀察事物精細入微。

《蓮花魚樂圖》是中國清代畫家朱耷(八大山人)的國畫作品。該畫鈐?。喊舜笊饺耍ㄖ欤?/span> 八大山人(白),跋文:莊子與惠子觀魚濠上。曰:魚樂乎?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必有知魚之樂者,而後可以畫魚。張舜賓執顧愷之論畫第,未視禽魚不知曹不興誤墨成蠅,已為孫權所彈,顧畫魚不若誤墨耳?;弄毼绰勚撂颇┰胝?,畫魚窮其變態,得噞喁逰泳之狀,非砧幾所撰者,趙宋則籍甚矣。然名家錢舜舉所選者三人,范癩子其一也。

今觀八大此圖,其泛泳在石叢下,出入向背,殊形無依,宛然見諸水渚中,雖水空逰搖可手摘,蓋真知魚之樂者!六法謂氣運生動,八大山人既得之魚矣。羈史言有賈畫於韓熙載,其鄰得之鬻諸釜,云浪勃發,恍惚有二物穿屋飛去,驗之則吳淮所畫龍也。試以是圖效之,必跳躍出釜矣。何則物畫神魚龍類也。未上龍門路,聊戲蓮花池。獨浪蓮香動,乘葉影披,相忘自有東,莊惠豈能知。陳叔通識。

朱耷擅花鳥、山水,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夸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其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奇險,風格雄奇樸茂。他的山水畫初師董其昌,后又上窺黃公望、倪瓚,多作水墨山水,筆墨質樸雄健,意境荒涼寂寥。

 

 

三、總結

八大山人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書畫藝術家,其獨樹一幟、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啟迪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有西方藝術評論家謂其作品具有強烈的現代感,是傳統與現代意味的完美整合,正合乎所謂天人合一、返樸歸真、物我兩忘的境界。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視頻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在此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最新国产精品拍在线观看,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最新国产精品视频每日更新,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